长按扫码,查看原文: 【记者】林健民 【来源】南方农村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张妮静。
2、辅导教师积极组织本校学生参加观鸟比赛,与学生参与比赛的全过程,师生成绩优秀,且自己个人年度鸟种记录数量在60种(含60种)以上的获得优秀辅导员奖,其中成绩排在前20名辅导教师(初高中10名、小学10 名),由主办方授予广州市十佳观鸟辅导教师称号并颁发奖杯。(二)本次比赛相关信息在阳光鸟会微信公众号发布,请及时关注。
请扫码进入观鸟君 第二阶段:复赛 2024年8月底,通过网络测试进行考核,优秀选手进入决赛乡镇上联城市、下接乡村,是聚焦农业主导产业、撬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点和中坚力量,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强镇有利于促进产村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发展。就在8镇入选2024年农业产业强镇项目拟立项名单一周后,又有11个农业产业强镇项目拟通过评估。4月8日,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发布农业产业强镇项目通过评估名单的公示, 按照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对2021—2022年批准建设农业产业强镇项目的工作安排,已按程序完成农业产业强镇项目评估工作,茂名市信宜市钱排镇、汕头市潮南区雷岭镇、汕头市澄海区溪南镇、惠州市龙门县龙田镇、梅州市梅江区西阳镇、阳江市阳春市岗美镇、潮州市饶平县新圩镇,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阳江市阳西县沙扒镇、肇庆市德庆县官圩镇、惠州市惠东县梁化镇等11镇拟通过评估。据了解,广东已建设75个农业产业强镇,形成了一批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名镇名品,有力推动了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发展,助力实施百千万工程。
【记者】叶香玲 【来源】南方农村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张植宏就在8镇入选2024年农业产业强镇项目拟立项名单一周后,又有11个农业产业强镇项目拟通过评估。在清明时节,央视主持人王嘉宁前往广东韶关寻茶踏青,携一缕茶香邀全国人民品茗。
央视CCTV-1综合频道《生活圈》视频截图。此次《茶语清明》节目通过央视这一国家级媒体平台的播出,不仅让韶关茶再次走到聚光灯下,展现了韶关茶叶的独特魅力,更提升了韶关茶文化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韶关白毛茶,是汇聚山川灵秀的自然馈赠,也是岁月沉淀的雅致诗篇。节目中,韶关市博物馆馆长何露向主持人介绍了韶关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这里出产的仁化白毛茶具有芽头肥硕、银豪满披、滋味甘醇、带兰花香的四大特色,在明朝嘉靖年间已成为朝中贡品,如今更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韶关地处北纬25°的南岭南麓,是茶叶生产的黄金纬度带。
仁化红山银刀白牡丹王。这座来自广东最北的岭南名郡,种茶历史悠久。且将新火试新茶,一片叶子带富一方。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良好的市场环境优势和实干的创新开拓精神,造就了韶关茶历千年而长兴。
4月4日,CCTV-1央视综合频道清明节特别制作《茶语清明》节目开播。林德荣 摄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茶叶本身,节目组还展示了茶叶与非遗制作技艺畲族乌饭、仁化米饼相结合的特色小吃。其中,乐昌沿溪山白毛尖、曲江罗坑茶和仁化白毛茶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区域公用品牌,在全国各类茶叶评比中屡获金奖,造就了一张张香气四溢的韶关名片。在《茶语清明》节目中,王嘉宁与红山镇制茶人李智敏共同体验了采茶、制茶、品茶的完整过程,深入感受了仁化白毛茶的独特风味。
张伟 摄 韶关,给世界一杯好茶。在2023年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上,韶关红山银刀白茶获得殊荣,白毫银针、白牡丹王同时获得全国名优茶质量推选评比大赛的两个特等金奖,全国白茶类仅有四个特等金奖,红山银刀就独占二个
中海油化学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瑞清 科技的加持,不仅让农民实现了智慧种田,还满足了百姓从吃饱变吃好。吴教授介绍:目前黄晶果养分周期管理的研究几乎空白,关于养分配比、品质提升等相关种植管理技术十分缺乏,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我们团队与中海油化学的项目合作,将逐渐完善黄晶果的种植及管理技术,形成一套简单易操作且能复制的种植体系,在海南推广种植。
海南省土壤肥料总站站长蒙赜介绍海南种植情况及与中海油化学合作情况。中海油化学就与海南大学合作共建的科技小院展示。新技术赋能 菠萝地里绘丰景 国家大力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在科技小院,研究生们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贴近农民和一线生产,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真正实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菠萝想要优质高产,不仅得会选肥,还得会用肥,肥料品种、种植模式、施用方式都会导致菠萝产量产生较大差异,影响收益。现场给菠萝测糖,用富岛肥料种出的菠萝品质好。
参观黄晶果科技小院 海油富岛(上海)化学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总经理陈志亮表示,以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和零费用的‘四零方式服务农户,中海油化学与海南大学共建科技小院,努力成为农户口中备受信赖的植物营养解决方案供应商。据了解,近年来,中海油化学累计培训业务员、经销商及基层农户逾26万人,召开培训会和田间观摩会5000余场次,建设示范田近4000块。
参观过程中,工作人员就现阶段工作模式及最新成果做出详细讲解,带领参观者实地考察中海油化学作为植物营养解决方案供应商和化肥保供央企主力军做出的卓越贡献。海油富岛(上海)化学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正高级农艺师曲均峰介绍。
中海油化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黄兆海介绍,科技小院模式中,受益的不仅仅是农民。【作者】梅远君 【来源】南方农村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赵飘飘。
中海油化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黄兆海 师生们手把手、面对面地为农民提供即时服务,加上企业助力,合力破解农业技术普及最后一米的瓶颈。来自五湖四海的嘉宾品尝后,对这美味赞不绝口。科技小院助力 书写更多乡村振兴故事 一个院落、几间农房,科技小院虽小,但背后依托政府、高校、企业三方汇聚的三农人才力量,真正做到科技人员与农民零距离、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零距离的无缝对接,为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产增收注入了新动力。去年9月,中海油化学与海南大学签订科研项目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海南省菠萝、火龙果、黄金果、大叶茶、水稻等十余种特色作物科学施肥体系项目研究,共建科技小院。
活动安排参观中海油化学与海南大学共建的琼海黄晶果科技小院。科技小院凝聚农户、科研人员、产业技术人员力量,充分发挥在产业前沿和田间地头间的纽带作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绿色发展提供精准服务,未来将通过科技小院书写更多乡村振兴故事。
去年我种植的菠萝亩产在7000斤左右,销售价格比周边的农户都高。菠萝各生育期所需养分不同,不同生育期应相匹配具体的施肥方案,小调整大收益。
黄晶果科技小院由海南大学南繁学院教授吴伟牵头负责。近日,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化学)在琼海市举办‘赋能新三农科技绘丰景走进中国海油媒体交流活动。
中海油化学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瑞清介绍,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公司领导、媒体记者、行业专家来到琼海市,参观了解富岛菠萝示范基地及科技小院工作成果。走进中国海油媒体交流活动在琼海市顺利举办。2007年开始和富岛合作,如今又加入了中海油化学菠萝科技小院大家庭,种出的菠萝产量和效益首屈一指。
一直以来,中海油化学积极践行国之强企、服务三农的使命,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陈道欣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菠萝种植大户,在菠萝领域已经深耕近30年。
作为一种人才培育新模式,科技小院也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培养方案。中海油化学全面落实植物营养解决方案供应商品质定位,将服务绿色农业、造福亿万农民作为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科技小院凝聚农户、科研人员、产业技术人员力量,充分发挥在产业前沿和田间地头间的纽带作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绿色发展提供精准服务。陈道欣介绍,他种出的菠萝糖度基本在17度以上,由于种出的菠萝品质高,他有幸成为了百果园的供应商,收益较之前大幅提升。